3月25日上午,一场聚焦于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公益讲座在淮安市文化馆一楼报告厅顺利举行。此次活动由淮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淮安市文化馆承办,北京国图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协办,主题为“AI + 非遗传承:科技赋能文化,数字守护文明”。我院吴军老师作为主讲嘉宾,与我院青年教师蒋文燕、非遗保护中心研究馆员以及 2023 级视觉传达专业学生等 80 余人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我院《文创设计》课程重构项目组师生也在其中,他们带着对非遗传承与文创设计融合的思考,期待在讲座中汲取灵感。
讲座伊始,吴军深入探讨了非遗传承的重大意义与面临的困境。他指出,非遗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但随着时代变迁,非遗传承面临着传承人老龄化、技艺失传、市场萎缩等诸多问题。在此背景下,AI 技术的出现为非遗传承带来了新的机遇。吴军详细讲解了 AI 赋能文化的多种方式,从 AI 虚拟员工助力非遗保护与传播,到智慧文旅平台与 AI 导览系统,再到方言保护与沉浸式非遗体验、AI 生成非遗艺术作品与社交传播、戏曲数字化与理论体系构建等实践案例,生动展现了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的无限可能。这些案例不仅让在场听众对 AI + 非遗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为《文创设计》课程重构项目组师生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启发他们在文创产品设计中融入更多科技元素,让非遗文化以更鲜活的形式走进现代生活。
在展望未来环节,吴军充满信心地表示,随着大数据在市场分析中的深入应用,非遗产品将能够更精准地对接消费者需求,拓展市场空间。同时,AI 技术也将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和参与非遗传承,为非遗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与《文创设计》课程重构的目标不谋而合,即通过创新设计思维,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让非遗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焕发出新的光彩,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讲座结束后,吴军老师带领《文创设计》课程重构项目组师生,在非遗保护中心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景德镇陶瓷艺术展和淮安非遗展。在参观过程中,师生们近距离感受了非遗艺术的魅力,深入了解了非遗技艺的精湛与传承的不易。这些直观的体验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非遗文化的理解,也为后续的课程重构与文创设计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参观结束后,师生们又对讲座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纷纷表示要将所学所感融入到《文创设计》课程学习与实践中,为非遗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公益讲座不仅为淮安市文化界带来了一场科技与文化的盛宴,也为我院《文创设计》课程重构项目注入了新的动力。通过此次活动,师生们对非遗传承与文创设计的融合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未来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创新的思维,投身于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中,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